【摘要】目的:研讨脑梗死患者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结合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此研究定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开展,纳取62例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31例/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Barthel指数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7.15±2.16)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84.32±10.32)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3.52±0.42)g/L、全血黏度(1.46±0.35)mPa·s、血浆黏度水平(3.65±0.42)mPa·s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较对照组29.0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疾病采取西药联合治疗的同时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可实现巩固疗效的目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精细化护理;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脑梗死疾病对中老年群体身心健康具有极大威胁,以局部脑组织缺血、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缺氧等主要表现,患者多伴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机体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需第一时间选取合理的治疗计划[1]。脑梗死治疗关键为对颈动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实现抑制。药物治疗成为早期治疗方法,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均为抗凝药物,联合使用抗凝效果明显。开展精细化护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拟定合理护理干预,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2]。现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对脑梗死患者采取药物配合精细护理干预的效果做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脑梗死患者均取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患者中,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31例/组。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6~77岁,均值(56.34±3.15)岁,病程1~3个月,均值(1.21±0.26)个月;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36~76岁,均值(56.32±3.21)岁,病程1~4个月,均值(1.31±0.24)个月;对基本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检验结果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MRI、头颅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检查,满足脑梗死疾病诊断标准者;②了解研究内容,同意配合者;③临床资料完成,可随时查阅者。
排除标准:①伴有重症颅脑外伤出血、呼吸衰竭症状者;②研究前3个月接受颅脑、胸腔等大型手术者;③伴有认知、交流障碍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维生素E、拮抗剂、脑细胞活化剂及脑保护剂等治疗,对照组:每次取1~2片阿司匹林(生产厂家:香港九华华源集团滁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号:H34022919,规格:0.3g/片)让患者口服,每天服用2次。
观察组:阿司匹林药物使用剂量、方式同对照组一致,每次取75mg硫酸氢氯吡格雷(生产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号:H20123115,规格:25mg*10片*2板)让患者口服,每天1次。两组患者共坚持治疗3个疗程,一疗程为7d。
两组均接受精细化护理,组建护理小组并成员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时间操作和理论知识,使患者高度信任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予以健康宣教,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度,并在专家的指导下拟定疾病知识和注意事项手册,放在医院走廊供患者翻阅。护理人员可调动患者朋友、家属、社会关系等,对其予以足够的支持和安慰,使患者感到被爱,提升自身归属感和积极性。为防止患者因卧床发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护理人员需定时辅助患者翻身按摩,保证床单处于干净整洁状态。促使患者病情恢复,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真实状况制定强针对性的康复训练,3~4次/d,30~40min/次,坚持干预21d。双手交叉握紧开展自我运动:让患者两手交叉握紧,患侧拇指放在最上方,轻轻外展。双上肢处于前伸状态,将上肢抬起,随后将上肢举过头顶[2]。吞咽功能障碍干预:在进食前使用手部对舌头进行缓慢按压、拉伸,使用纱布将舌尖垫住,轻轻左右方向拉伸,时间为10min左右,对面部肌肉进行按摩。语言干预:语言功能受损者,每天需对语言功能进行训练,时间为30min左右。对于感觉性失语者,可借助手势、表情等表明自身想法。对于运动性失语者,可练习字、词、句子。对于命名性失语者,可对同一种物品名称进行反复练习。针对日常生活开展训练:根据Barthel指数对相关内容进行评估,主要包含进食、修饰、大小便、穿衣、平地行走、洗澡、床椅转换、上下楼梯训练等实施充分评估。逐步训练,指导患者可自行完成相关操作为止,如训练需要护理人员需给予合理协助干预,训练次数1~2次/d,45min/次。
1.3 判定指标
①运用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总分值为42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损伤程度越轻[3];运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能力越强[4];②抽取患者的血液标本送至检验科,对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指标进行检测。③评估不良反应(黑便、眩晕、皮肤瘀斑)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NIHSS、Barthel指数
两组治疗前NIHSS、Barthel指数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7.15±2.16)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84.32±10.32)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对两组NIHSS、Barthel指数(±s,分)
组别 | NIHSS | Barthel指数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n=31) | 24.65±5.36 | 7.15±2.16 | 55.32±13.35 | 84.32±10.32 |
对照组(n=31) | 24.72±5.32 | 15.32±2.32 | 54.56±13.42 | 72.35±10.26 |
t值 | 0.051 | 14.350 | 0.223 | 4.579 |
P值 | 0.959 | <0.001 | 0.823 | <0.001 |
2.2 比对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3.52±0.42)g/L、全血黏度(1.46±0.35)mPa·s、血浆黏度水平(3.65±0.42)mPa·s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对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s)
组别 | 纤维蛋白原(g/L) | 全血黏度(mPa·s) | 血浆黏度(mPa·s)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n=31) | 5.26±0.73 | 3.52±0.42 | 2.54±0.32 | 1.46±0.35 | 5.54±0.72 | 3.65±0.42 |
对照组(n=31) | 5.24±0.69 | 4.56±0.45 | 2.53±0.28 | 1.94±0.41 | 5.52±0.68 | 4.35±0.52 |
t值 | 0.110 | 9.407 | 0.130 | 4.957 | 0.112 | 5.830 |
P值 | 0.912 | <0.001 | 0.896 | <0.001 | 0.910 | <0.001 |
2.3 比对两组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较对照组29.0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比对两组不良反应[例(%)]
组别 | 黑便 | 眩晕 | 皮肤瘀斑 | 发生率 |
观察组(n=31) | 1(3.23) | 1(3.23) | 0(0.00) | 2(6.45) |
对照组(n=31) | 3(9.68) | 4(12.90) | 2(6.45) | 9(29.03) |
X2值 | 5.415 | |||
P值 | 0.019 |
3. 讨论
脑梗死在脑血管疾病中占比较高,国内每年梗死人数高达200万左右,其四高症状明显,具有高致残率、复发率的特点。相关资料显示,长时间不运动、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因素均可引发脑梗死疾病,此外长时间压力大、酗酒、失眠等也可造成脑梗死[5]。依照患者梗死部位分为全部、前循环、后循环及腔隙梗死等。因此尽早对脑梗死患者给予有效治疗,可改善患者脑循环情况,保护神经系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6]。
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物,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效果,临床上常应用在脑梗死疾病治疗中,其可将血小板乙酰化环氧化酶1级花生四烯酸等含量降低,对血栓素A2合成实现阻断效果,对其体内血小板释放、凝集效果予以抑制[7]。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对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实现抑制,对糖蛋白复合物活性予以抑制,进而有效控制血小板相互聚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通过不同途径对血小板活化、凝集进行抑制,使其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联合用药患者的神经细胞功能改善明显[8-9]。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巩固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在更好的状态下恢复。以往传统护理干预仅重视患者的心理、饮食、生理指导,未实施合理干预,可利于患者尽早下床运动。执行精细化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需待其病情稳定后,给予精细化健康指导,训练干预,加快双侧肌肉收缩,刺激患者四肢运动功能,使患者在训练中逐渐恢复四肢功能、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最大程度的增强患者肢体协调能力[10-11]。精细化护理干预全面应用在脑梗死干预中,可有效建立运动程序、神经回路,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提升,肌肉萎缩情况得到有效控制[12]。此组结果显示,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药物配合精细化护理可使患者、家属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知识,并借助朋友的力量调动患者积极,使其感到被关心,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配合,可提升神经功能损伤及日常能力改善水平[13]。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配合治疗,可有效减少斑块中巨噬细胞和脂质,其平滑肌细胞水平升高可保证斑块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结合精细化护理可实现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配合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机体损伤较小,可对血小板聚集情况实现抑制效果,清除机体自由基,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与精细化护理结合可更好的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患者各方面能力,加快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予以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配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趋于正常范围,有效防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夫国. 分析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 31(15):164.
[2] 陆华, 祝秋萍, 姚丽文. 精细化护理在脑梗死合并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38):1.
[3] 刘畅, 李明哲. 精细化护理结合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疗效[J]. 中国临床研究, 2017, 30(9):3.
[4] 申丽霞, 刘丽爽, 刘爱贤,等.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经高压氧治疗后所致中耳气压伤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0(15):4.
[5] 李红. 团队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21,30(32), 6124-6126.
[6]宋增平.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5):65-66.
[7]吴银娜,吴鸟青,叶智明.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0):188-190.
[8]李爱红,门金.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9-92.
[9]杨丽莉.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259-260.
[10]张杨.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及护理[J]. 海峡药学,2015,27(12):137-138.
[11]杨霞.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 药品评价,2018,15(21):39-41,48.
[12]梁君.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68例的护理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7,41(11):1143-1144.
[13]应松松. 临床护理路径在阿司匹林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中的应用[J]. 现代实用医学,2020,32(6):691-693.
质量保障、资质可查
精准匹配,方便快捷
拥有多年行业经验
顾问投稿全环节指导
交易有保障,让您无后顾之忧
严格保护用户信息
Copyright © 2022-2023 青岛梦创资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北字第37B020436号 工信部备案:鲁ICP备20230246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