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云志文化传播官方网站!

邮箱:gjbianji@163.com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期刊类别

    环境

  • 发行地区

    北京

  • 审稿周期

    1-3个月

主办单位 生态环境部
国际刊号 1002-6002
创刊时间 1985
主管单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内刊号 11-2861/X
刊号类别 X刊(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发代号 2-804
语种 中文
收录网站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CA化学文摘(美)、知网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期刊简介

《中国环境监测》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办的环保科技学术期刊。《中国环境监测》一贯坚持学术性、专业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办刊原则,宣传中国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介绍中国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管理理念和环境监测技术,交流环境监测科研成果。

栏目设置

特约来稿、特别关注、监测管理、分析测试、调查评价、应急预警、自动监测、环境遥感、仪器设备等栏目。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投稿要求

《中国环境监测》投稿需知


尊敬的投稿作者:


《中国环境监测》期刊网上采编系统已正式启用,目前已不再接收以邮寄或Email方式投递的稿件。作者请登录http://www.cnemce.cn进行注册、投稿、查询。


一般情况下,本刊的审稿周期约为3个月,论文发表时间为半年至一年。论文出版后,编辑部会将稿费、样刊(2份)等寄达第一作者(有通讯作者的,按惯例寄给通讯作者),请投稿时留下通信联系人的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


从2017年5月起,本刊将对来稿实行同行评议。作者在进入本刊采编系统投稿时,须将评议人签名的《同行评议稿件意见表》(见采编系统网页、“下载专区”)以PDF文件格式作为稿件的附件一并上传,该评议人不宜为本单位人员或相同课题组、项目组成员。作者可同时推荐审稿专家1至2名,并填写《审稿专家信息表》(见“下载专区”),上传方式同前。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其他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使用。作者须与编辑部签订稿件使用合同,其中,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已与本刊稿费一并给付。作者如果不同意将文稿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否则按同意处理。稿件文责由作者负责,本刊对稿件保留必要的修改权。稿件内容应符合本刊办刊方向,体现环境监测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其内容、体例、架构应符合本刊论文出版的格式要求。


1内容要求


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创新性和开拓性。需实验方法、技术路线合理,数据真实、可靠,推理严谨,结论明确;以8000字左右(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为宜。


2格式要求


2.1标题


应恰当、简明地表达文章内容,反映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公式和结构式。题名应包括中文、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2作者


署名作者一般不超过7人,应为直接参与者或具体指导者,中文、英文的作者姓名和单位应分别居中、英文题名下列出。第一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某省某市)、学历、职称、专业领域及电话、传真、电子信箱。所列基金项目或国家、部门重大课题及科技项目应完整、准确,并在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和第一作者简介应在文章首页下列出。


2.3摘要


是使用第三人称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能够反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中文摘要字数以200~3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表达应符合英文书写习惯。


2.4关键词


应选用《汉语主题词表》和本专业主题词表中的词组,列出3~8个中、英文关键词且一一对应,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之下。英文关键词除专用词语、特殊词语以外,首字母均小写,多个中、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结束处不使用标点符号。


2.5中图分类号


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选择适当的专业类型符号,置中文关键词之下。


2.6正文


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应按照《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1987)的要求撰写。格式可按引言/前言(不列出标题和编号)、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的逻辑顺序书写;标题按层次分别编号,如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四级标题“1.1.1.1”等。


2.7物理量、单位及符号


须符合《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1993)和《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1—1993)。不得使用已废弃的或不规范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如已经废除的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达因(dyn)、千克力(kgf)、毫米汞柱(mmHg)、标准大气压(atm)、卡(cal)等单位,不得继续使用;wt%、vot%、mol%等属于不规范符号,相对规范符号分别为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φ)、摩尔分数(n);不能用ppm、ppb等缩写词作单位。


2.8图片、表格


图片一般要求为黑白图片,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时可省略)并与正文一致;涉及国界和省界的地图应标注合法来源,包括地图下载路径、国家测绘局的审图号、下载日期。表格为三线表(多个大类之间可适当增加横线),“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须与正文一致;空白或特殊符号须在表后注明原因或含义。


图、表均应具自明性并标注序号,图题、表题均应附中英文对照,图、表在正文相应的叙述性文字之后出现(即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如数据已绘制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2.9参考文献


一般情况下,参考文献需附英文对照,其著录应参照《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参考文献应按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并标注序号,其序号须与正文引用序号相符。


我们的服务

我们的6大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订阅、杂志网上销售、期刊咨询服务等,不是任何期刊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声明

邮箱:gjbianji@163.com

Copyright © 2022-2025 山东海云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北字第37B020436号  工信部备案:鲁ICP备2025145700号

技术支持:微动力网络